近日,宣城東新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組織團隊赴績溪縣開展實地考察,重點圍繞“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一體化項目”建設進行深入調研。這一舉措標志著企業在綠色能源應用場景創新上邁出重要一步,旨在通過多能協同模式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,為公眾提供更高效、低碳的能源服務。
項目以“光伏發電為基礎、儲能系統為樞紐、充電服務為終端”為核心架構,形成清潔能源生產、存儲與消納的閉環鏈條。光伏發電單元將充分利用屋頂鋪設高效太陽能板,實現日均發電量超1000千瓦時;儲能系統采用智能化電池組,可動態調節電力供需平衡,在用電低谷期儲電、高峰期放電,緩解電網壓力;充電樁集群則配置多臺快充設備,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“即充即走”的需求。三者的有機聯動,不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,更打造了從發電到用電的“零碳循環”場景。
績溪縣作為皖南交通節點,境內公路網絡發達,車流量密集,疊加新能源車充電需求,具備天然的場景適配性。通過改造升級現有設施,可在不新增土地占用的前提下,盤活存量資源,實現“交通樞紐”向“綠色能源補給站”的功能躍升。據測算,項目建成后,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20萬千瓦時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噸,同時為周邊居民、物流車輛提供全天候充電支持。
此次項目不僅具備技術創新意義,更凸顯多重社會效益。對公眾而言,充電樁的增設將有效緩解新能源車“續航焦慮”,快充技術可讓車輛在30分鐘內完成80%電量補給;對環境而言,項目全生命周期內預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噸,有望成為績溪縣低碳發展的“示范窗口”。此外,項目運營還可通過電費差額收益、儲能調峰服務等市場化模式實現長效盈利,為后續復制推廣積累經驗。
當前,新能源汽車普及與能源結構轉型持續加速,宣城東新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市場化思維探索“交通+能源”融合發展路徑,充分展現了國有企業在綠色產業中的引領作用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